綠豆糕
每年夏天,家鄉(xiāng)大街小巷的糕點鋪、冷飲店的柜臺上便會出現(xiàn)綠豆糕的身影,碧綠瑩潤、冷香四溢,不但瞧著陰涼,吃進嘴里更是清爽可口、回味悠長。綠豆性涼,入心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,有清熱解毒、消暑利水的功效。夏日煩渴、胃口不佳、頭腦昏沉,來一塊綠豆糕,不但提振食欲、清涼解暑,還能解乏墊饑、補充營養(yǎng)。
我上班途中有兩家點心鋪,一大早就開門營業(yè)了,剛剛出爐的糕點泛著油光、香氣四溢,其中就有綠豆糕,盛在一方白瓷盤中,非常顯眼。我總是買上三四塊,讓老板用油紙包好,當早飯吃。這兩家點心鋪做的綠豆糕各有千秋,一家主打老式傳統(tǒng)風味,一家主打花色翻新,比如“碎果仁綠豆糕”“蔓越莓綠豆糕”。兩家生意都不錯,可見在保證品質(zhì)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風格定位并加以保持,都能取得成功。
愚以為,吃綠豆糕,最好在夏日午后,小睡醒來,坐在濃蔭遍蓋的窗前,就著一杯清茶,細嚼慢品。因為那個時間點,午餐已經(jīng)消化得差不多了,而離晚餐還有一陣子,吃兩塊綠豆糕正好墊墊饑。
想起兒時夏日,奶奶為我們這幫“小饞貓”制作綠豆糕的往事。新鮮綠豆浸在井水中泡上一夜,過濾掉豆皮,倒入飯鍋蒸熟,趁熱撈出,放在一邊瀝水,趁這工夫,打開小火,放上平底鍋,倒上芝麻油或者豬油,把瀝過水的豆沙團放入平底鍋,撒上綿白糖或碎冰糖,用鏟子來回翻炒,直到豆沙團變得油光光、滑溜溜,既不粘鍋也不粘手,才算炒好。奶奶有一個做糕點用的木模具,把豆沙填在里面,使勁一壓,便能壓出一塊正方形、帶著波浪紋和梅花圖案的綠豆糕,既精致又漂亮。做好的綠豆糕,一方一方盛在白色淺底瓷盤里,上面蓋上一張干凈油紙,擱在陰涼處,能吃好幾天。
炎炎夏日,食欲不振時,奶奶便用綠豆糕來甜潤我的嘴巴,也會用綠豆糕作為我睡午覺、讀故事書、掃地澆花的獎勵,這時的綠豆糕,吃起來格外可口、香甜。
記得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有這樣一句旁白: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,多半是思鄉(xiāng)、是懷舊、是留戀童年的味道。我深以為然,這小小的綠豆糕不就是個例子嗎?
■趙聞迪
下一篇:乾隆與安東雞糕
最新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