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澤鴨蛋
在洪澤人家,咸香撲鼻、紅油滋滋的咸鴨蛋和香味濃郁黃橙橙的“漲”鴨蛋,算是家常菜。
家鄉(xiāng)人一直在說,鴨屁股就是銀行。家家戶戶喂養(yǎng)幾只下蛋的麻鴨。鴨子只要水食充足,大冬天也有下蛋的。鴨子普遍下蛋,一般在農(nóng)歷的三月,“春江水暖”,水草豐沛,蛙聲和鳴,鴨子逮“土田雞”,活食吃多了,營養(yǎng)充足,下蛋自然就早。放養(yǎng)溝渠,鴨子淘塘,追逮魚蝦、田雞等水食吃,再加每晚喂養(yǎng)谷物加餐,“還債”的鴨子是一天一個蛋;大部分鴨子是隔一天才下一個蛋。
到了日落的傍晚,“唷咋咋、唷咋咋……”聽到主人幾聲熟悉的召喚,鴨子從溝塘爬上岸,成群結(jié)隊,屁股跩跩地嘎嘎嘎歡快奔回家。這時,獎賞在水塘溝渠淘食了一天的鴨子的,是幾把干癟的谷物,如稻谷、麥粒、玉米、糠麩等。夜晚,鴨子關(guān)在簡易的鴨圈里。鴨子下蛋大多在夜晚。
家里散養(yǎng)的一群鴨子,在每天早晨拉開鴨圈門時,鴨群嘎嘎振翅,活動困頓了一宿的身板,欲爭著奔向水塘。家人乘機逮住每一只鴨子,一手抓住鴨子的雙翅,一手托著寬大厚實的鴨屁股,用手指一頂一托一摸,鴨屁股如果軟軟的,才松手放行;如果摸到鴨屁股是鼓鼓硬實的,說明鴨子的蛋還在肚里沒有下呢,只好再關(guān)在鴨圈里,等下了蛋之后,才允許出圈下水覓食。在農(nóng)家,像每天早晨這樣“托蛋”,也是例行公事。
鴨子一旦下蛋,居家土甕里的鴨蛋越聚越多,遠離城鎮(zhèn)的農(nóng)家小日子也逐漸滋潤起來。
遇有親戚上門,中午,母親手里端個喂食鴨子的干瓢,揭開壓在土甕上的蓋子,彎腰伸手,一手每次抓兩個鴨蛋,看瓢滿了,端上鍋。鴨蛋敲破,放在大一點的盆里,放少許鹽、味精、水,淋幾滴白醋、白酒去腥,小香蔥切成細末,一起順時針攪勻,直到鴨蛋液泛起豐富的泡沫為止。大灶點火,鐵鍋燒熱,鍋里多倒一些菜籽油,炸開滾騰濃郁的油香。母親用鍋鏟沿著鍋底的一轉(zhuǎn)邊澆上熱油,迅速將攪拌好的鴨蛋液倒入鍋中,蓋上鍋蓋,文火慢“漲”!皾q”鴨蛋的醇香,鉆出鍋蓋的縫隙,隨著裊裊蒸騰的熱氣,慢慢在廚房飄散。鴨蛋香在鼻孔的一呼一吸里縈繞。
沒幾分鐘功夫,等“漲”的鴨蛋表層全部凝固,用鍋鏟在鍋中橫豎劃上三四道,快速地將快“漲”好的鴨蛋鏟幾下,調(diào)個面,原先在鍋底的一面朝上,泛著淡淡的金黃。等另一面在文火的炙烤下,也吱吱地炸香,“漲”好的鴨蛋就可以裝盤出鍋了。
(本文作者:趙建業(yè),文章來源:淮海晚報)